• 安全衛生丨筑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為健康護航!

    時間:2020-08-20 16:06:06 來源: 渝北普法

    公共衛生

    是關系到國家或地區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出現

    大家對公共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也越來越關注

    今天將從疾病預防、食品、環境三個方面

    帶大家來了解公共衛生!

    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公共衛生

    公共衛生是關系到一國或一個地區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公共衛生具體包括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ㄈ缃Y核、艾滋病、SARS等)的預防、監控和治療;對食品、藥品、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


    關于疾病預防


    1、什么是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專家普法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2、在防控工作中,單位和個人有哪些義務

    疫情防控群策群力,每一個人的愛心和智慧,都能匯聚成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那么在防控工作中,單位和個人都有哪些義務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律是怎么規定的吧~

     

    專家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第三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

    第五十六條規定:受到自然災害危害或者發生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的單位,應當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和工作人員營救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同時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告;對因本單位的問題引發的或者主體是本單位人員的社會安全事件,有關單位應當按照規定上報情況,并迅速派出負責人趕赴現場開展勸解、疏導工作。

    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其他單位應當服從人民政府發布的決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做好本單位的應急救援工作,并積極組織人員參加所在地的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第五十七條規定: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公民應當服從人民政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所屬單位的指揮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工作,協助維護社會秩序。

    關于食品方面

    1、食品安全的標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問題,安全是食品消費的最低要求,安全也是食品消費的最高要求,關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食品安全壓倒一切。人人都需要安全的食品,人人都要維護食品安全。那么食品安全的標準是什么呢?

     

    專家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六條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2、食品衛生不達標可能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食品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又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那么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不衛生的食品,會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呢?

     

    專家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四)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六)生產經營未按規定注冊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冊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七)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業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生產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九)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或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相關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關于環境方面

    1、重點打擊的污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環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等有很多種。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和市檢察院聯合召開我市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視頻工作部署會,重點打擊以下環境違法行為。

    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或跨行政區域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

    逃避監管,私設暗管或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

    向河流、河道、水庫等傾倒危險廢物的;

    無危險廢物經營處置資質的作坊、工廠或以合法形式為掩護的單位非法收集、貯存、利用、運輸、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

    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及工作人員明知他人無經營許可證或者超出經營許可范圍,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

     

    專家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對于環境保護,我們有哪些義務

    城市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創造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秩序,是每一個市民的心愿。享受美好市容環境是我們的權利,但我們更有建設清潔、整齊、優美、舒適的美好家園的義務和責任。

     

    專家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是每個公民和組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關系著民生大計

    關系著社會長遠發展

    更關系著國家安全穩定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堅守底線,付諸行動

    為自己,為他人

    實實在在地扛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社會責任

    做公共衛生安全的忠誠守護者和堅決捍衛者


    相關推薦
    ?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_亚洲欧美AV无码专区_亚洲精品久久九九九九_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