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7-02 15:30:15 來源: 三亞廣達公交網
(一)熱情有度
涉外工作中要對外賓有熱情,但必須有一個“度”:不影響對方、不妨礙對方、不給對方平添麻煩、不令對方感到不快或不便、不干涉對方的私人生活、不損害對方的個人尊嚴為限,即關心有度、距離有度、交往有度。
(二)遵時守約
涉外日常交往中更要注意遵時,失約是大忌,失約會令用車者擔誤事情及失約者失信于人。
(三)尊重隱私
司機在和外賓的日常交談中,不能涉及的“私人問題”:
1、年齡:不要當面問客人的年齡,尤其是女性。
2、婚姻:婚姻純屬個人隱私,向別人或異性打聽這些信息是不禮貌的。
3、收入:收入、住宅、財產等在某種程度上和個人能力和地位有關,是一個人的臉面,不宜談論。
4、經歷:個人經歷是人的底牌,甚至會有隱私。故不要問對方的經歷。
5、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見解是非常嚴肅的事,不能信口開河。
6、身體:對有體重問題的人,不要問他的體重,不能隨便說他比別人 胖。不能問別人是否做過整容手術,是否戴假牙或假發。
還要特別尊重別人的私人生活空間。別人房間里的任何物品都不要隨便亂動、亂翻。假如別人在閱讀或寫作,也不能從背后去看對方閱讀和寫作的內容。
(四)尊重文化
1、對待贊美。對于別人的贊美予以禮貌地否定,以示謙虛;對于外國人的贊美,表現出欣然接受并:“Thank you”來回謝。
2、待客和做客。在中國盡責的客人會盡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于主人的招待會禮貌地加以謝絕;而外國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
3、禮尚往來。外國人一般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禮物以示贊賞;中國人則認為有重利輕義的嫌疑。
4、女士優先。是社交場合一條重要的禮儀原則。
5、尊重風俗。不同的國家和名族,由于不同的歷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如:有些佛教徒不吃葷;在佛教國家不能 隨便摸小孩頭頂等等。
6、求同存異。對各國的禮儀和習俗存在一定差異,要遵守禮儀的“共性”。